濒危动物,慧眼确认快速射电暴起

《自然》调研:近九成科学家认为新冠病毒不会消失

年,全球新冠疫情依旧没有放缓脚步,累计新冠病例已经接近1.1亿,死亡人数也超过了万。《自然》杂志向位免疫学家、传染病专家以及病毒学家发去问卷,询问他们对新冠病毒的看法。近九成科学家认为病毒会从大流行转为局部流行——它不会彻底消失,而是会在这颗星球的不同角落轮番出现。新冠病毒成为局部流行病毒的可能性有多大?60%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可能”,29%认为“有可能”。认为“不可能”和“非常不可能”的,只有区区6%。

中疾控主任:新冠肺炎可能成为长期流行的传染病

在最新发布的中疾控周报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展望未来,年依旧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新冠肺炎或将成为全球或局部地区长期流行的传染性疾病。此外,新冠肺炎的许多新特征被陆续报出,比如被感染的患者可能将面对长期的后遗症、反复感染、复阳以及长期或间歇性的潜伏期等。

我国已应急批准16个新冠疫苗临床试验2种已上市

国家药监局昨天披露,目前,国家药监局已附条件批准我国2个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应急批准5条技术路线共16个疫苗品种开展临床试验,其中6个疫苗品种已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国家药监局共应急批准22个药物开展新冠肺炎及其相关适应症的治疗、预防临床试验;附条件批准2个药品上市;应急批准新冠病毒检测试剂54个,日产能达到1.8万人份。各地还应急批准医用防护服注册证张、医用防护口罩注册证张。

中国科研人员在《Science》发表新冠药物研发最新成果

19日从四川大学获悉,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于当日在《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SARS-CoV-2Mproinhibitorswithantiviralactivityinatransgenicmousemodel”的研究论文。首次公开报道新冠Mpro抑制剂在SARS-CoV-2感染小鼠模型的实验数据。

欧盟已启动研究新冠病毒突变新计划

年2月1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已启动了一项研究新冠病毒突变的计划,名为“HERA孵化器计划”。该计划将为可能需要生产的下一代新冠疫苗做准备。冯德莱恩早前接受采访时表示,“HERA孵化器计划”将把卫生当局和实验室的优秀资源聚集在一起,并配备专用资金。

欧盟宣布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追加5亿欧元捐款

年2月20日获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七国集团会上宣布欧盟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追加5亿欧元捐款,希望帮助全球中低收入国家尽快获取新冠疫苗。据悉,5亿欧元捐款分为3亿欧元赠款和2亿欧元贷款,前者将由欧盟拨付,后者将由欧洲投资银行发放,加上去年欧盟提供的5亿欧元捐款,至此欧盟已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认捐10亿欧元。

研究发现:流感病毒能显著促进新冠病毒感染

2月18日,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可教授和蓝柯教授课题组在CellResearch上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流感病毒能显着促进新冠病毒感染,并通过构建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共感染小鼠模型发现两种病毒共感染在小鼠体内引发更严重的疾病,该论文还对流感病毒促进新冠病毒感染和致病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病毒共感染形同“火上浇油”,使得新冠病毒的感染性增强进而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极寒天气将袭希腊或导致新冠病毒在家庭内传播

恶劣天气“美狄亚”即将袭击希腊。专家表示,这一极地寒带气旋在导致降温降雪天气外,或许还将引发新冠病毒在家庭内部传播。希腊流行病学专家帕帕埃万格罗表示,未来几天的恶劣天气可能将所有人困在家中,且很可能使得室内通风很难实现。

美国首次成功克隆濒危动物“复制”已死30余年动物基因

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宣布,美国的科学家们首次成功地克隆出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黑足雪貂。这只名叫伊丽莎白安的黑足雪貂是于去年12月诞生的,但相关的信息直到现在才披露。克隆的成功得归功于另一只死于三十多年前的雪貂的冷冻基因。在实验过程中克隆了两只黑足雪貂,但只有一只幸存了下来。

中国“慧眼”卫星再立功确认快速射电暴起源

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下称高能所)获悉,慧眼天文卫星发现首个跟神秘的快速射电暴相关联的X射线暴,确认其来自银河系内的磁星SGRJ+。这一发现,与国际上其他望远镜的观测一起,证明快速射电暴可以起源于磁星爆发,破解了快速射电暴的起源之谜。2月19日,国际期刊《NatureAstronomy》在线发表了最新观测结果。

肺移植关键难题取得重大突破!3年内移植患者围手术期零死亡

医院(医院)胸外科肺移植团队聚焦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临床实践中持续科研创新,将供体肺缺血再灌注时间从6小时延长到12小时,实现三年内移植患者围手术期零死亡,肺移植后最短13天康复出院。2月18日,这一围绕肺移植重大关键难题的研究成果,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斩获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在同领域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已研究开发十多年!南非准备制造氢燃料电池作为替代能源

2月19日,南非当地媒体报道,在围绕氢燃料技术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和开发之后,总统拉马福萨表示,南非已准备制造氢燃料电池并将其作为替代能源。通过南非氢能战略,政府及其合作伙伴成功部署氢燃料电池,医院提供电力,也将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在室温下将甲烷转化为液态甲醇的新方法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在室温下将天然气中的甲烷转化为液态甲醇的方法。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催化剂材料,这种材料有助于降低打破这些键所需的能量,从而使反应可以在室温下进行。该催化剂由钛和铜组成。该催化剂与少量的电一起促进了甲烷的烃键的断裂和甲醇的形成。该过程比传统方法消耗的能量少得多,并且不需要机械装置来产生高压和热量。

科学家成功演示新的三节点量子网络未来量子互联网迈出一大步

物理学家们将3个量子设备连接在1个网络中,朝着未来的量子互联网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团队将3个设备连接起来,使网络中的任意2个设备都处于相互纠缠的量子位。他们还将3个设备上的量子比特全置于三路纠缠态,在其他应用中,这种纠缠态可以让3个用户共享秘密信息。

刘如谦团队开发出蛋白酶编程进化系统可选择性切割特定蛋白质靶点

博德研究所刘如谦(DavidR.Liu)及哈佛医学院DongMin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蛋白酶重编程的进化方法。在研究中,他们开发了一种实验室进化方法,可以快速迭代升级蛋白酶,切割新的蛋白质序列,并使其失去切割非目标序列的能力。最终,实验得以产生具有定制特异性的蛋白酶。

我国科学家利用自由电子束实现低维材料的谷电子自旋极化调控

近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设计了结构对称的纳米天线与六方氮化硼/二硒化钨/六方氮化硼的金属/介质复合纳米结构,利用超高分辨电子束精准激发金属结构的圆偏振偶极电磁模式,通过近场相互作用在纳米尺度实现了对低维材料谷极化的调控。同时,研究人员发现电子束激发位点的移动(空间分辨率小于5纳米),能够在50纳米内实现谷极化的“开”和“关”,以及纳米内的谷极化态反转。

火星为什么那样红?香港大学新研究发现了其中奥秘

大氧化事件,是指约26亿年前地球大气中的游离氧含量突然增加的事实。香港大学团队发现,火星也曾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氧化事件,在几十亿年前,这颗红色星球远没有现在那么红。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自然·天文学》(NatureAstronomy)杂志上。研究小组表明,暴露在表面的火星上的古代岩石在还原条件下已经风化,表明还原性大气确实存在。

可怕!HIV可完整无损地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轻松释放基因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们将相关的光镜和电子显微镜与亚断层平均相结合,以捕获受感染T细胞中逆转录能力HIV-1复合体的结构状态。随后,他们证明了鼻咽癌细胞内的直径足以输入明显完整的锥形衣壳。研究还表明HIV-1病毒只是在细胞核内破裂,并在那里释放它的基因组遗传信息。

大熊猫超高质量基因组发布:两大亚种约在1万年前开始分化,或影响繁殖力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动物之一。近日,大熊猫超高质量基因组研究的最新结果公布,更是吸引了众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