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一种感动,只在这样的课堂发生

北京哪些扁平疣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210127/8629850.html

看到别人文思泉涌,下笔有神,你想必也会好奇他是如何修炼到这境界。怎么才能写好文章?胡萝卜老师的这篇文章应该会对你有所启发。

胡萝卜老师被匠气十足的大学生作文震惊了,对童书妈妈唤醒孩子生命能量,培养写作内驱力的宗旨甚是认同。

她详细记录并分析了广州儿童写作课的两个片段。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真实的体验和情感的触发,是如何催化了孩子们独立思考及创造力的喷涌。

撰文:胡萝卜老师(童书妈妈儿童写作广州老师)

成为童书妈妈写作课老师

唤醒孩子深层的感动

我在大学里上一门课是《写作》,是中文系大一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课堂上会有学生互相出题做自由写作练习。记得第一次写的是“离别”,大抵出题的时刻正是他们离家远行上学时,与出题人有情感上的呼应。

虽然我也知道这题目老生常谈,不奢望有惊喜,但看到收上来的几十份作品时,我的心还是凉了半截。“离别”一律被简单处理为人与人之间“送别”,最常见的是把父母送别自己上大学的过程简单记录下来,渲染一下环境,添加寥寥数语的心理描写,然后集体抒怀“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或是“要好好学习”的豪迈做为收尾。

又有一次写“大学印象”,几乎所有人一边倒地表达上大学要积极向上、要奋发图强,有意回避大一时期的迷惘、焦虑、无所适从的“消极”想法。当我就主题的同一化提出疑问时,有同学表示,“所写”并非“所想”,有时心中有些困惑的“消极”的想法,但一下笔就不知为何变得“积极”起来了。并且,他们不约而同几乎都在字左右结束了写作,不多也不少。

他们刚刚从千军万马中杀过独木桥,能来到这里的,都是高考写作训练系统中的佼佼者,烙印尚在,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解构过往的经验,看到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于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试图让他们更敏感,去调动生命最深的感动化诸笔端,然而收效总是廖廖。在过去十几年的训练中,他们的观察感受想象和表达习惯已经基本成型了,思维能力可以提升,而灵动和生趣却再难重现。

如果,能在他们跃跃欲试写作的开端,有人能带着他们走一条不一样的路,这一切会怎么样呢?

我惊奇地发现童书妈妈已经开始做这样的工作了。有一次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