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熊猫血还稀有澳洲男子拥有神奇血液
对于很多爱心人士来说,他们都会定期进行“无偿献血”,希望自己有机会去拯救更多的生命。那么,会不会有人一生都在“无偿献血”,凭一己之力拯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呢?
在澳大利亚,就有这样一名叫哈里森的老人,在过去的60多年时间里,他“无偿献血”次,因为他血液的特殊性,这也让他多年来累计拯救了万澳大利亚新生儿的生命。
那么,哈里森的血液究竟有哪些神奇之处?为何他的血能救这么多的人呢?
这需要从年开始说起。因为一场意外,当时只有14医院抢救,等到他醒过来后,哈里森的父亲告诉他:在手术过程中,很多无私又温暖的陌生人为他献血,拯救了他的生命。
深受感动的哈里森,当下就暗下决心:等到自己身体恢复健康后,自己也要向这些陌生人学习,定期献血去拯救其他人的生命。
不过,因为澳大利亚有明文规定,需要年满18周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才可以献血,所以,一直到年,哈里森才正式开始献血。
当然,在哈里森献血早期,医生并没有发现他血液的神奇之处,一直到10多年后,也就是当时间来到上世纪60年代末的时候,通过血样筛查,医生才发现哈里森的血液中,含有一种极其罕见的“抗D免疫球蛋白”。
这种罕见抗体可以预防新生儿的溶血病,在医生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之前,澳大利亚曾每年都有上万名新生儿因为“溶血病”而夭折,或是存在非常严重的脑补缺陷。
研究发现,这些出现“溶血病”的新生儿,普遍都是Rh阳性血,这会让新生儿在胚胎时期,就会受到母体的红细胞排斥,从而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或者胎死腹中,或者出生后也不会是一个健康的孩子。
只有在妊娠期间,母体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才可以让Rh阳性血的胎儿顺利发育,让他们不会出现任何异常。
然而,“抗D免疫球蛋白”无法合成,只能从人体血液中提取,而且这种抗体非常罕见,在当时,整个澳大利亚只找到哈里森一个符合要求的献血者。
所以,在与哈里森取得联系,哈里森同意献血去拯救澳大利亚的新生儿之后,从年开始,澳大利亚的Rh阴性血孕妇就可以自愿注射从哈里森血液中提取的“抗D免疫球蛋白”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名接受“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的Rh阴性血孕妇,还是哈里森的小女儿。
一直到年,已经80多岁高龄的哈里森身体出现了问题,医生不再允许他献血,哈里森的漫长献血路才终于结束,因为在哈里森的献血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是用自己的右臂献血,所以,澳大利亚民众感念哈里森的奉献,都亲切地称呼哈里森为“金臂男”,感谢他这么多年来,用自己的血液拯救了万澳大利亚新生儿。
那么,哈里森已经不献血了,“抗D免疫球蛋白”又该怎么办呢?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人工合成吗?
由于用“抗D免疫球蛋白”制作的注射剂,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包含着D抗体的人类血浆,因此,目前的医学技术是无法对它进行人工合成的,只能通过人类献血获得。
所以,为了避免澳大利亚再一次出现大量新生儿患有“溶血病”的情况,早在年的时候,考虑到哈里森的年龄越来越大了,澳大利亚就开始寻找其他拥有“抗D免疫球蛋白”的献血者,幸运的是,目前已经有多名符合要求的献血者,愿意定期献血,提供珍贵的“抗D免疫球蛋白”。
那么,除了澳大利亚之外,其他国家患有“溶血病”的新生儿又该怎么办呢?说起来,由于在欧美白人中Rh阴性血的比例相对较高,因此,在发现“抗D免疫球蛋白”可以治疗溶血病之后,欧美各国都有了较为稳定的“抗D免疫球蛋白”供给,可以不用担心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而在我国,目前是没有“抗D免疫球蛋白”供给的,我国需要注射的Rh阴性血孕妇,主要是通过去香港注射,或者是海外邮购这两种方式。
或许有朋友会说,我国这么多人,难道还找不到合适的“抗D免疫球蛋白”献血者吗?为何我国就没有“抗D免疫球蛋白”提供给有需要的孕妇呢?
说起来,这是因为我国Rh阴性血的比例非常低,仅占总人口的0.3%-0.4%左右,再细化到适龄女性群体,可以说比例真的是非常低了,因此,“抗D免疫球蛋白”在我国并没有什么市场需求,所以,我国才没有研发“抗D免疫球蛋白”,也没有让国外的此类注射剂在我国上市。
那么,朋友们,在你看来,我国该不该允许此类注射剂上市呢?你认为有必要吗?欢迎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