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被降级了生态多样化之路未来该怎
央广网北京7月9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7月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介绍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有关情况时表示:大熊猫“被迫降级”了!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称,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其实,早在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就曾宣布,中国国宝大熊猫已经不再处于世界濒危动物之列,应变为“易危”。在当时,我国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称:“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保护形势,认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
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对话相关科研人员与动物保护专家,解读大熊猫“降级”背后的故事。
大熊猫保护科研人员:保护工作不易,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施小刚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木江坪保护站的站长,他已经从事大熊猫保护工作29年。“大熊猫‘濒危’到‘易危’是对我们保护工作的认可。”施站长表示,大熊猫保护工作不易,要承受很多。他介绍,刚开始条件特别艰苦,去野外工作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保护手段也落后,属于被动保护,经常会很失落。但随着之后不断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引入先进的保护技术,保护工作得到极大改善,“基本实现精准保护”,自己很有荣耀感和获得感。
施站长对自己所在的科研队伍有很高的评价。他说,队伍身处一线,不善言谈,但非常具有凝聚力。整支队伍主要由熟悉地形的当地人、专业院校毕业的科研工作者以及当地大学毕业生组成,他们无论是对工作的激情、负责的态度或是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可以称为全球模范。“队员们甚至连续十几天冒雨作业,抗住巨大温差的考验,常年习惯于虫蛇叮咬,偶遇各种野兽,甚至遭遇雪崩的危险。”施站长说。
对于其他物种的保护,施站长称,对大熊猫这类旗舰物种的保护会产生溢出效应,能够让更多保护区内的物种得到相对妥善的保护。
施站长认为,下一步保护重点应是对大熊猫个体生态行为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他呼吁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全人类参与,为它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动物保护专家:受威胁程度级别降低只是少数,野生动物保护是长期事业
对于大熊猫“被迫降级”,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在接受《新闻有观点》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实际意味着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他解释道,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仅分布在中国地区,范围狭窄,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正式实施后才对它展开全面保护。这几十年来,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和各级政府不断增加对大熊猫的保护投入,改善栖息地质量,扩大保护范围,打击盗猎,大熊猫的野外数量得到稳步恢复,所以才摆脱了濒危的状态。
据孙全辉介绍,目前整体来看,世界范围关于动物保护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像大熊猫这样能够从“濒危”变成“易危”降级物种的情况少之又少。今年2月,《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进行了更新,其中列有种野生动物都是亟需重点保护的对象。此外,我国还有大量未被列入名录的野生动物,它们实际上也需要保护。他强调,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来看,每一个物种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生态作用,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保护资源都用在少数的一些“明星”物种上,这样不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
近期我国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新闻层出不穷,对此,孙全辉认为这是我国在生态保护上取得成效的显现。但它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人与动物的冲突,怎样能有效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让两者和谐共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他指出,野生动物保护是一项长期事业,要一直秉持人与动物是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时和国际社会合作,不断完善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法律,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明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监制:白中华
记者:杨昶
编辑:刘红伟张祎娜孜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