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被称为国宝单纯是因为萌吗这么想就错了
熊猫,我国国宝,黑白色,圆滚滚,毛茸茸,可以rua!在大家的印象里,这家伙除了可爱好像没有什么其他优点,当上国宝还不是因为数量少!
那你们可太小看熊猫了。
在大型生物书《山海经》中,对大熊猫是这么记载的:“猛豹似熊而小,毛浅,有光泽,能食蛇,食铜铁,豹或作虎。”
能吃铜铁,还能吃蛇,战斗力恐怖如斯,所以古人叫它猛豹,还把它和其他猛兽训练起来一起上战场。
《史记·五帝本纪》就记载了熊猫的战场首秀:“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蓻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据考证,这段话中的貔貅其实就是熊猫。熊猫被黄帝驯服,在阪泉之战中作为猛兽代表之一被黄帝带上了战场,并帮助黄帝战胜了炎帝。成都大熊猫基地博物馆的一幅展画就记录了这一战况。
看到这儿肯定会有朋友不相信,画上的熊猫也太不像去打仗了吧!和周围的熊豹比起来,卖萌还差不多。
实际上,熊猫虽然吃的是竹子,但它是个肉食性动物,甚至还拥有着肉食性动物中最强大的臼齿,毕竟“食铁兽”的古称不是白叫的。
有调查显示,熊猫的静态咬合力是.9N,在食肉目动物排名第五,仅次于狮子。(也不想想竹子这么硬,没有一口好牙怎么吃!)
除了咬合力,也不要忽视大熊猫那堪比解剖刀的爪子,人家给你一巴掌你可能就没了。
而且,虽然熊猫平时看上去慢悠悠的,移动时速只有5-10公里,但真当遇到危险时,即便是在山区,散漫的熊猫也能瞬间飚上50公里。熊猫还擅长爬树,即便成年后体重普遍都在公斤以上,20米的树也是说爬就爬。
进可攻,退可守,《珍兽趣谈》中曾记录了熊猫在5只豺的围攻中保持全身而退,这样看来,“功夫熊猫”实锤了。
而且,各位诗人也经常描写熊猫(貔貅)的英明神武,韩愈说它是战场常客:“北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陆游说它杀气四溢:“十万貔貅出羽林,横空杀气结层阴”。
不过,这样说来就有些让人不解了。明明是猛兽的配置,为何现在的熊猫却在卖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呢?
一开始人们摄于“猛豹”的威名,都不敢去招惹熊猫,但是渐渐,人们发现,熊猫性格温和,不会主动招惹和伤害其他动物,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陇蜀馀闻》记载:“貔貅产峨嵋,自木皮殿以上,林木间有之。形类犬,庞赘迟钝。见人不惊,群犬常侮之。”
于是,在西晋时期,两军交战时,若一方想要求和或休战便会举起画着熊猫(当时称“驺虞”)的旗子,这就是“驺虞示和”,类似于现在的举白旗。
猛豹变身和平大使,熊猫就这样开始了它的“萌”化之路,并且早早就背起了它的使命,熊猫外交。
据《旧唐书》和日本《皇家年鉴》记载,武后垂拱元年(公元年),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来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武则天为了表示大国友好,送了日本遣唐使两只白熊和70张白熊毛皮。据大熊猫专家胡锦矗(chù)考证,此白熊就是大熊猫。
虽然当时的熊猫还没有现在的国宝待遇,但也得到了很高礼遇,它们由大批的宫廷卫队和两个驯兽人陪伴,住在两个极为宽敞,披红戴花的大铁笼子里,跟随着日本遣唐使一起回了日本。
大概从这时候开始,熊猫作为国宝的第一块基石已经被武则天奠定了。
到了明朝,数量稀少的熊猫更是直接被视为祥瑞。永乐二年秋,周王抓到了一只大熊猫,把它当做瑞兽进献给了朱棣,“永乐二年秋,有瑞兽出焉。白质黑文,圆首而修尾,行则二虎随之。其性不食生物,不践生草。望之虽若悍猛,迫之则甚驯扰,即瑞应图所称驺虞是也。”
据说抓它的时候本来雷雨大作,它进笼子之后就出太阳了,“至境设槛取之。越三日,雷雨大作,逮夜而云开天朗,兽乃徐步入槛中,竟生致之以归。”这下,熊猫瑞兽的名号传得更响亮了,“民庶争先快睹,欢欣踊跃,知为太平之上瑞。”
到了现在,熊猫在“萌”声已经远远超出它的战斗力。自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神父发现中国熊猫,而后年美国人露丝以宠物狗的名义第一次把一只熊猫活体幼崽带回美国,熊猫直接征服了全球。
现代“吸熊人”们花数千万为熊猫修建房舍,排队数小时只为能看熊猫10秒,熊猫们作为“国之重礼”,每次去到要访问的国家,总能得到国家元首级的礼遇。一代“萌”主的地位可谓是稳如磐石,无动物能出其右。
你喜欢熊猫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