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直播黄了,国民老公跑了王思聪为何见
熊猫直播官微今天中午发布消息正式宣布停服,并称熊猫直播主站流浪计划,第一阶段开启。工程师请逐渐断开与母星连接。注意,请务必保持已连接的服务正常。
在该条微博下面,包括熊猫直播工程师、运营、策划等多个部门的多个员工都留言表示不舍,还有的员工评论称“等待归队”。
熊猫直播,这个和王思聪名字连在一起的昔日宠儿,怎么就黄了?
事实上,熊猫早已是大股东王思聪的弃子。早在去年11月,王思聪就已将其持有的部分股票质押给另一股东,其带来的高管,也在随后悉数撤出。
就此,《国际金融报》记者蒋佩芳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熊猫直播的落幕,还在于垂直极限却没有到达极限。
互联网行业里最常见的一种败落就是烧钱扩大规模,规模越大亏损越大,亏损越大烧钱越快,钱烧完平台完。
这无关技术、模式乃至战略思路,仅在于盈利模式的故事难以为继后,资本从海选到二选一。
其逐步掉队,主要在于过分的局限于游戏直播这个小领域。
尽管互联网思维重视垂直,但垂直往往只是起手式,一旦无法从垂直走向泛领域,又无法从垂直中实现盈利或者绝对优势,则除了消散,没有第二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熊猫直播一直以来定位其实很清晰。
但过度依赖网红和游戏的模式,只是初期的路数。
陷入主播争夺战而忽略了游戏直播真正的内容建设,即游戏和电竞赛事的孵化,让它在垂直领域并没有真的优势。
反而任何一个泛娱乐直播平台均可以轻松的以设置频道的方式进入。
或者说,足够品牌化且行业独一的品牌栏目或赛事,才可能让一个定位游戏直播的平台,能够保持足够的黏性和用户习惯。
而不是随时可能位移、本身粉丝黏性只是数目字的网红主播。
游戏直播只是直播的一个小领域,这个山头太小,难容二虎,而且在目前看来,没有电竞赛事品牌,仅仅靠一些大家都有的游戏直播,根本无法形成用户黏性。
加上腾讯现在对游戏IP在直播上的限制,将势必对非腾讯系的直播平台构成相当的影响。
毕竟在国内电竞领域,腾讯系游戏占据了极为强势的地位,缺之则难以为继。
王思聪出逃,本身无可厚非。
王思聪归根到底是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在直播和电竞大风口上,他多次出手但也最终退出,只因事不可为。
作为投资者,他的宣传是为了他的投资,他的退出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本和止亏,无可厚非。
从宏观角度上看,熊猫直播的落幕,也反映出了直播行业的许多顽疾。
直播行业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盈利模式和实现形式的双瓶颈。
盈利模式过度依赖广告、带货和礼物,而在短视频崛起后,此三种收益被短视频稀释了太多。
在视频电商上,直播的战力又明显弱于短视频。这使得直播的热度快速变凉。
同时,实现形式上,短视频更符合碎片化的网络阅读习惯,也更接近于广告的带货形态,其脱胎于且等于并部分优于传统电视的同类产品水准。
直播局限在直播间,在技术能力和呈现方式上均弱于电视直播,而在新闻性上则更不具备可比性。
仅仅依靠移动互联网的流量优势和传播优势而兴起的直播,整个风口都在内容上有极大断层。
非但不能颠覆技术实力更强、但依然只是少量栏目才能达成直播效果的电视,故风口的消歇也让千播大战最终暗淡。
未来直播要想活下去,只有两条路可选:
一个是泛娱乐且突破传统直播的瓶颈,在呈现形式上绕开传统电视的新闻直播,在泛娱乐领域用精品特色栏目的方式形成平台的用户黏性。
其二是在垂直领域找到短视频、电视直播和在线视频平台所不做和不屑的死角,如体育赛事中绕开球类,孵化电子竞技比赛方向的体育赛事直播,以独家独有和独特的姿势,让用户形成收看习惯。
故,类似电视节目一样的收看习惯和追剧形态能否确立,将是决定直播平台未来谁能存活的关键。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