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为什么会大火它给了新媒体运营者5点
从大年初四开始,中国进入冬奥时间。除了奥运赛场上的体育健儿,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冬奥吉祥物冰墩墩了。它火到什么程度呢?聊天群里有它,朋友圈里有它,有人为了它彻夜排队,有人愿花十倍的价钱拿到手,真所谓“一墩难求”。我参考网络数据,梳理了冰墩墩的火爆史,发现与账号运营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尤其给新媒体运营者提供了5点启示。下面,我就从起好名、塑形象、定感觉、贴热点、造谈资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起好名
冰墩墩的名字无疑是非常成功的,短短三个字,让人过目不忘。冰代表了冬奥的冰雪,墩墩则是民间胖小孩的简称,让一个可爱小胖墩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个名字好写、上口,易记,且没有歧义。而与之相比,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则稍逊一筹,容融到底是哪两个字?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无论五笔还是拼音输入法,都很难将这个词组一下打出来。仅凭这一点,墩墩火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2月11日三词指数对比同样,给一个新媒体账号起名,既要让人能望名生义,又要让人过目不忘,还要让人能口口相传,听到的人也能迅速反应出是哪几个字,这就是成功,比如张同学,意公子之类。有些人为了标新立异,起一些很拗口的名字,这无疑要比别人付出更大的传播成本。
二、塑形象
冰墩墩是一个矮胖大熊猫的样子,外面还罩了一个塑料壳,像一个航天员。它的形象就是憨憨的、萌萌的,国宝在高科技加持下成为来自未来的冰雪运动专家,寓意现代科技和冰雪运动的结合。
来自朋友的实拍这就像新媒体账号的头像,简单大方,个性十足,直击主题,直抒胸臆,与名字完美契合。
三、定感觉
冰墩墩名字与形象合二为一,还有一点,就是它拿在手里的感觉。冰墩墩外面有一层硅胶保护罩,一方面来源于最早的创意冰糖葫芦,一方面又代表了宇航员的面罩,拿在手里感觉很结实。去壳之后则萌软可爱,让人在冬日里倍感温暖。
这就如同新媒体账号的定位,你打算吸引什么样的受众,你的内容能带给他们什么感觉?是有趣好玩的,还是有用能学到东西,亦或是消息灵通,快人一步,又或是观点独到,剑走偏锋?
四、贴热点
冰墩墩早在年9月17日就对外发布,为啥一直不火,直到冬奥开幕,它才火爆出圈?这当然就是贴热点。没到冬奥的正日子,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