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滇金丝猴的幸福生活人民网
老君山的滇金丝猴。资料图片
云南省境内拍摄的滇金丝猴。新华社发
在云南丽江老君山的高山密林当中,一队人马正在行进,他们身手矫健,不时观察周围的环境,在合适的地点布下一个个红外监测相机,寻觅滇金丝猴的踪迹。他们是老君山附近村庄的滇金丝猴的巡护员。曾经,他们以伐木捕猎为生,现在他们放下猎枪钢锯,成为滇金丝猴和这片森林的守护者。
巡林护猴
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是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灵长类动物,与大熊猫一样被称为“国宝”,被列为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国际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附录Ⅰ物种。
老君山是滇金丝猴的重要分布区之一。老君山属横断山脉、云岭山系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丽江市原始森林的最大分布区域,因此造就了异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作为滇金丝猴的重要分布区之一,老君山的核心区域——金丝厂和大坪子约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分布有两个滇金丝猴种群,占滇金丝猴全部种群数量的十分之一,被科学家认为是滇金丝猴三大基因库中最濒危的一个基因库。
老君山滇金丝猴保护工作起步于年,在丽江政府部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等社会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当地启动了对老君山滇金丝猴及栖息地的科学调查,首次将全球卫星定位跟踪(GPS)项圈技术应用在滇金丝猴身上。
年,在老君山首次摸清了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后,为了保护老君山滇金丝猴及栖息地,在其后的16年里,各方合力推动了老君山社区参与保护工作。与滇金丝猴栖息地紧密相连的石头乡利苴村、桃花村、黎明乡黎光村等社区居民先后参与了大量保护工作。
年,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正式建立,重点工作之一是对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开展科学保护,标志着老君山滇金丝猴保护事业迈出重要一步。年,丽江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正式成立,中心的重点工作包括老君山滇金丝猴及栖息地的科学监测、促进社区参与巡护、发展生态友好型产品、开展滇金丝猴保护宣传、面向社区和公众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等。
老君山的社区巡护队已经有18年历史,他们是最熟悉这片森林的人。从保护巡护线路规划到日常巡护,滇金丝猴能在老君山无忧无虑地繁衍栖息,离不开巡护员们日复一日地持续投入。布设红外摄像机、清理钢丝扣、驱逐盗猎者,滇金丝猴在他们的保护下健康成长。通过对滇金丝猴活动范围监测数据的初步分析,保护人员发现近18年来老君山滇金丝猴种群活动范围已逐渐增大。
老君山有大量社区原住民,其中利苴村与滇金丝猴栖息地的关联最密切。利苴村生产资源匮乏,过去以木料砍伐构成最重要经济来源,实施天然林保护以来,木料经济逐渐衰落,放牧、林下采集、药材种植等成为主要经济来源。
“从曾经的伐木采集到现在的可持续性生态发展,替代产业给当地村民们带来不小的影响。”丽江市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理事长张芳接受采访时介绍,保护生态、保护滇金丝猴的理念近年来逐渐扎根当地老百姓心中,老百姓的生活生产方式也逐渐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热情朴实的村民成为丽江滇金丝猴保护的重要参与者。
“四一”保护
为更有效地推进滇金丝猴保护工作,丽江政府制定了“一群猴子一片森林一个社区一支队伍”的“四个一”保护策略。
一群猴子、一片森林:以滇金丝猴为伞护种制定老君山核心区域的全面监测和保护行动,保护原始森林和动植物,实施长期、连续的物种和栖息地监测,彻底了解清楚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动态变化;一个社区:通过滇金丝猴保护主题自然教育、社区文化营造、可持续发展等多种方法,促进老百姓对滇金丝猴及栖息地保护的真正认可、支持和参与;一支队伍:基于有18年历史的社区巡护队升级发展成丽江市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参与老君山滇金丝猴栖息地及周边社区的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中心既有社区主体,也有社会公益力量的直接参与,更有当地政府的授权和支持。
在“四个一”策略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环境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并行。通过在社区进行滇金丝猴保护主题自然教育、社区文化营造、可持续发展等多种方法,促进了老百姓对滇金丝猴及栖息地保护的真正认可、支持和参与。
张芳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了“四个一”的工作。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芳加入了大自然保护协会,成为一名生态保护志愿者。在这之前,作为土生土长的丽江人,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家乡的森林里还存在着一种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正是这个契机,开启了她与滇金丝猴的缘分。
老君山的公益保护经历让张芳开始进一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