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贝丽美国王牌飞行员,却成中国首位美籍女

北京哪间皮肤病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06.html

她曾是美军王牌飞行员,经历过伊拉克战争灵与肉的洗礼;也曾遭遇性骚扰、离婚、失业和失去孩子抚养权等打击。

就是这样一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后,竟成为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外籍女机长。

现在的她,驾驶着中国的民航客机飞行于中国与世界各地,在中国,飞行员金贝丽获得了“新生”。

世界非大同,但金贝丽在中国获得的成功说明了:中国发展带给世界的绝不是危言耸听的“中国威胁”而是更多的发展机遇。

一、给梦想插上“机翼”

年,美国失去了两位领袖级人物,一位是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一位是美国总统罗伯特·肯尼迪,他们先后遭遇暗杀身亡。

也是在这一年,美国仍深陷越战泥潭,而美苏争霸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一年,一个叫金贝丽的女婴出生在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个中产家庭。俄克拉荷马州位于美国中南部,文化独特,美国的印第安文化就起源于此。

原住民文化只是俄州文化的一部分,这里还生活着众多外国移民,因而在20世纪60年代,相较于美国南部的其他州,俄州文化相对多元,民风也更为开放。

也因为如此,金贝丽有机会在那个年代就接触到中国饮食文化。其实但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国餐馆。

8岁那年,她跟随父母第一次到中餐厅,吃到了她人生第一顿中餐,感受了一下中国饮食文化,时至今日,她仍能记起自己第一次吃中餐时的“奇特”感受。

若论起自己与中国的“缘分”,现在想来,金贝丽觉得或许就是由这顿中餐开启的。

如大多数人一样,金贝丽的人生轨迹就是上学—读书—工作,中间穿插是生活。金贝丽从小就有一个当飞行员的梦想,更准确地说,她想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

在那个年代,别说战斗机飞行员了,就连喷洒农药的农业飞机飞行员都是男性,女性飞行员比中国熊猫还要稀有。

当年幼的金贝丽将自己的梦想讲给父母听后,父母并没有先将现实的困难说给她听,而是为女儿的梦想感到骄傲,并不断地鼓励她去努力实现。

在父母的启发式教育之下,金贝丽逐渐成长为一个行动力很强的女孩。在图书馆,阅读有关飞机的图书和杂志,学习成为飞行员的相关知识成为了她的喜好。

高中毕业后,金贝丽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大学,学习的正是飞行专业。

当别的新生还沉浸在社团和自由生活的氛围中时,金贝丽已经开始计划如何提早实现自己儿时的飞行员梦,能够驾驶飞机飞翔在蓝天之中。

幸运的是,美国气象局的一个空军基地,就坐落在金贝丽的大学附近。在这里,有对外的飞行员驾驶课程,面对这样难得的机会,金贝丽自然是报名参加。

经过校内的专业学习和校外的飞行培训,不久金贝丽就坐到了飞机的驾驶舱内,虽然飞机由老师操控,但这仍令金贝丽兴奋不已,她距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认真、认真,再认真,因为是自己热爱的,所以金贝丽全身心投入,而且乐在其中。毕业时她已顺利考取飞行员驾驶资格,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飞行员。

年,大学毕业的金贝丽面临工作抉择,她自然是想从事飞行员职业,而且最好是空军飞行员。

但即便当时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女性飞行员在美国仍然是凤毛麟角,更别说空军女飞行员了。

这时就连一贯支持她的父母,也希望她能更为理性地择业,成为空军飞行员不仅成功率低,而且一旦入伍还有参战的可能性,这更令他们担心不已。

临门就差一脚、梦想就在眼前,金贝丽怎会轻易放弃,她耐心且执拗地向父母讲述着自己的人生规划,并表示自己不愿意只因为一时的就业问题就放弃自己为之努力和奋斗多年的梦想。

金贝丽的父母到底还是支持了女儿的选择,他们还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希望能助女儿一臂之力。

最终,金贝丽还是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技能如愿加入了美国空军。

二、当梦想照进现实

金贝丽所属部队为美国空军C部,C-是美国空军系列大型运输机,该机型机翼大、运载能力强,也被称为“大力神”。

“C-大力神”运输机是美军历史上最成功和数量最多的一款现役运输机,它在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中对于提升美军的机动性和战术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当时的美国空军C部,金贝丽是唯一的一名女性,她也创造了美国空军现役女性飞行员驾驶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历史。

金贝丽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这一时期的她完全沉浸在幸福之中,每天都迫不及待地准备好开启一天的工作。

努力不仅会照进梦想,还会将其化为现实,这个法则对于金贝丽也不例外。

她儿时的飞行员乃至空军飞行员的梦想都变成现实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她身为军人要承担的责任与风险。

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次年海湾战争爆发,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对伊拉克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军事行动,年4月此次战争以伊拉克战败退出科威特而告终。

海湾战争是美军继越战之后所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虽然还有英军等盟军参与,但仍由美国主导。

也是在这场战争中,美军投入了大量高科技武器,其中以美国为首的空军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主导了战争的走向。

战事一开始,以美军为首的盟军就派出大批轰炸机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了狂轰滥炸,从而获取了制空权。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B-52轰炸机、F-隐形战斗轰炸机等美国空军多种主力机型都投入到这次战争中。

“C-大力神”运输机自不用说,它承担着运输物资和人员的重要任务。

年,金贝丽已转入战斗机部队,成为了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因此此时无论是运输机还是战斗机,作为军人的金贝丽都是要参与到这场残酷的战争中。

虽然仍十分热爱飞行员工作,但执行的却是轰炸命令,这令金贝丽内心十分抗拒。特别是当轰炸过后,伊拉克大片焦土,大量无辜平民伤亡,都令金贝丽无法释怀。

近架战斗机对伊拉克连续轰炸数月,虽然最终换来了以美国为首联军的胜利,科威特也恢复了合法政权。

但造事者萨达姆在当年并未受到多少影响,直到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他的政权才寿终正寝。

海湾战争结束后,金贝丽奉命驻扎伊拉克,对她来说战争还并未结束。伊拉克人民投来的愤恨眼神不时刺痛着她的心,痛恨战争,但作为军人她又必须服从。

除此之外,作为空军中少有的女性,有时她还会受到军营中的男性骚扰。

金贝丽曾将此事上报,但上级多次暗示她“静默”,并未对骚扰者施加处罚,这加剧了她的压力和痛苦,一度濒临精神崩溃。

金贝丽开始怀疑自己参军成为飞行员的梦想是否还能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直到她向自己的大学导师发出求救,在导师的鼓励和安慰下,她才逐渐从困境中走出来。

年,金贝丽正式退役,离开了服役9年的美国空军部队。

5年后,伊拉克战争爆发,这时的金贝丽内心或许会庆幸,如果自己不退役,此时自己一定又会飞入伊拉克国境并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

后来人们都知道了,这完全是一场美国发动的非正义之战。

金贝丽对于空军飞行员真挚喜爱都在军旅生涯中消耗掉了,此时的她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了一名民航飞机飞行员,服务于美国达美航空公司。

三、梦想“折翼”

退役后,金贝丽遇到了自己的爱人,并与之结婚,33岁那年,金贝丽诞下了他们的女儿,升级为母亲。

这段时光是金贝丽人生的幸福时期,在爱人与女儿的陪伴下,她基本克服了战后心理综合症,战争留下的阴影离她越来越远。

既能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又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这一时期的金贝丽对于生活似乎难以有更多要求了。

但生活总会出其不意地表现出它“飘忽不定”的一面,这种看似的“莫名其妙”,又透着合理的成因,这就是生活。

近10年的军旅生涯,令金贝丽缺乏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她表达感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直来直去,十分生硬。

时间久了,她的丈夫逐渐不能忍受,两人的矛盾与冲突日渐增多。

金贝丽的丈夫希望金贝丽能够柔和处事,而这对军人出身的她来说无疑是不能接受的,当时的她并不认为自己的处事方式有问题。

金贝丽36岁那年,两人的二女儿出生,新生儿的出生并没有令本已恶化的夫妻关系变得好转。

性格刚毅的金贝丽终是无法忍受痛苦的婚姻,主动提出了离婚,但两个女儿的抚养权则由丈夫获得,这多少与她职业作息不规律有关。

婚姻破裂是自己能承受的,但失去女儿的抚养权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对女儿们的思念,无时无刻不“撕咬”着金贝丽的内心。

屋漏偏逢连夜雨,金贝丽的家庭破裂了,接下来的年,金融危机爆发,金贝丽又失业了。

在经济大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金贝丽很难在其他航空公司找到飞行员的职位。没有了经济来源,她更难获得女儿的抚养权。

因为见面时间少,两个女儿对金贝丽开始变得生疏起来,甚至埋怨是金贝丽抛弃了她们。

一时间,金贝丽如同生活在沼泽一般,深陷其中,动弹不得。不知道多少次,金贝丽反复问自己:“难道自己的飞行员梦想真要破碎了?”

在转行与不转行之间,金贝丽纠结万分,然而对于她来说,若想从事新的行业也并非易事。

四、美国女机长的首次中文广播

之后金贝丽只能通过接一些私人飞机的飞行工作来维持生活,这种状况持续了数年之久。

年的一天,她在网上看到一则中国某航空公司招聘飞行员的广告,工作地点是在中国北京。

看到招聘广告后,金贝丽想到自己儿时第一次吃中餐时的感受、16岁做兼职投递员看到中文报纸时的好奇、大学时期在中餐厅打工时的增肥经历,她开始认真思考去中国工作的可能性。

她也在思考自己去中国之后会不会被认为是间谍,会不会被认为是要窃取中国的飞行技术。

后来她发现,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远超自己想象,一方面中国航空公司正从波音、空客公司大批量购买民航客机,但另一方面富有飞行经验的飞行员在中国十分稀缺,因此中国的航空公司正面向全世界招聘飞行员。

得知了这个消息的金贝丽觉得自己可以被中国接受,并且在中国的工作机会似乎远比美国要多出很多。

对中国民航业了解得越多,金贝丽的内心越发兴奋,她觉得她的飞行员梦想或许能在中国延续下去。

于是,金贝丽向几家适合的中国航空公司发去了应聘简历,不久,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航空公司向她发出了面试的邀请。

面试成功是水到渠成,因为金贝丽有着丰富飞行履历,无论是军机还是民用客机。

本来在公司为自己办理好手续后,金贝丽就将前往中国发展,但在出行前她的父亲却突然生病了。

金贝丽的父亲心脏病发作,为了照顾家人,她不得已错失了这次去中国工作的机会,而留在国内继续以开私人飞机为生。

开私人飞机是临时性工作,金贝丽还是想进入民航公司,开民航客机。这几年间,美国的民航业虽然也在复苏,但金贝丽还是没有获得她所希望的工作机会。

而这期间,中国民航业发展更为迅速,新的航空公司不断成立、大量购买的客机不是在生产车间就是在飞往中国的路上,但几乎每家中国航空公司都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缺少飞行员。

年,新工作的邀约再次从中国发出,这一次金贝丽顺利地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入职云南祥鹏航空公司,并成为中国首位外籍女性机长。

来到中国加入祥鹏航空后,公司为她提供了优渥的薪资和生活条件。

考虑到她一个人生活在中国,而孩子在美国,公司便让她飞行一个月轮休一个月,这种工作安排令她既可以工作也可以有大段时间与女儿团聚。

看到公司如此细致入微的安排,金贝丽更想把工作做好。

云南有着变幻无常的气候条件,但对于参加过战争的金贝丽来说,她亟须克服的并不是飞行气候困难,而是与中国同事的沟通以及更快地融入到公司和中国文化之中。

已过五旬的金贝丽,这时的性格已经有了很大改变。

她主动向公司申请“轮换驾驶”,这样她可以与不同中国同事搭档飞行,这种方式也让她很快就与同事们熟络起来,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金贝丽身边的同事多是比她年轻一轮乃至两轮的年轻人,他们逐渐喜欢上了这个热情且经验丰富的外籍女机长,尤其当得知金贝丽还参加过战争后对她更多了几分敬重。

想要融入中国生活,必须学好中国话,这是金贝丽给自己立下的目标,工作之余她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中文。

入职三个月后,公司给金贝丽安排了一项颇有难度的任务,那就是用中文进行一次机长广播。

金贝丽当时的中文水平非常差,按理说还完全没到用中文广播的时候,公司难道是在刁难她?

当然不是,当时临近中国春节,公司是希望借此激发一下金贝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说公司“用心良苦”也说得通。

为了完成好任务,金贝丽提前很多天进行准备,在请教了多位中国同事后,她写了一小段中文广播语。

与其说写,不如说按音背诵,她先请同事将标准读音录下来,然后自己再按照他的发音背诵下来。

待正式广播的那天,金贝丽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虽然广播中很多音发得不准确,但她还是非常开心自己为中国人送上了春节的祝福。

五、“新生”与“扎根”

中文机长广播后,金贝丽完整地经历了中国一年的节日,从春节的饺子、端午节的粽子到中秋的月饼等节日食品她都品尝了一遍。

在一轮又一轮的中国节日中,不知不觉间金贝丽已经可以说一口比较流利的中文,她也建立了自己的飞行团队。

她从不吝惜将自己的飞行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同事,但凡他们有问题请教,她都会热情地讲解并一起分析飞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景,同事们尊重她也爱戴她。

金贝丽在中国工作生活得很开心,她曾多数表示,因为中国,自己的飞行生涯得到延续,自己在中国获得了“新生”。

稳定的工作与丰厚的收入以及与家人的相处时间,让她与两个女儿关系也有了改善,变得亲近起来。

趁着休假,金贝丽还曾带两个女儿来中国旅行,如同自己儿时第一次吃中餐一样,她的两个女儿对于中国的一切也是充满了好奇。

金贝丽在中国还出了名,有媒体知道她后对她进行了专访。

采访中,谈及未来时,金贝丽表示希望自己可以一直留在中国从事飞行员的工作直到退休,她也希望两个女儿在大学毕业后也都能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

因为她已经爱上了中国。

六、中国国际化与世界中国化

金贝丽来到中国后延续了自己的飞行生涯,并且获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与她有着类似经历的外国人,相信也不在少数。

看一些媒体上那些说中国话倍溜的外籍网红就可以得知。

金贝丽们在中国的成功,是人才的“反向回流”,这与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归国者逐渐增多一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愿意来到中国发展。

若论这是一种趋势并不为过,以后像大山这样精通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老外只会越来越多,只不过他们涉及的领域和途径会越发丰富。

金贝丽就是在中国民用航空业获得的成功。但若要宣告:中国国际化的时代终结,世界中国化的时代来临,还为时尚早。

中国仍走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很多领域也需要国际化才能填补空白,虽然构建完备全产业链是中国的发展方向,但若全部实现,也非必要。

一架波音飞机共有万个零部件组成,而小至螺丝、大到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由70多个国家的余家供应商生产并组装完成,中国公司也在其中。

波音飞机完全是全球产业链下的产品,这种分工生产模式,苹果手机也是如此。

节约成本,提供就业机会,模式似乎是双赢,但为什么中国还要构建完备的全产业链?这不得不要埋怨一下欧美的“小气”,特别是美国。

他们在核心技术上不愿意分享,哪怕是成品,这在芯片问题上非常明显。这时我们就要解决这类关系国家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了,同时还要继续走国际化道路。

中国国际化与世界中国化并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可以相互映射与融合的,因为金贝丽们正是如此。

希望更多的金贝丽来到中国,并获得成功,这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金贝丽

2、国防时报:金贝丽:美国王牌女飞行员,退伍后来中国求职养家:希望工作到退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66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