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看图写话训练素材学会写一句话

要想看图写话的时候有东西可写,在积累词语的同时,可以训练写好一句话。

这句话不是随便的一句话,而是语文书面表达中经常用到的含有特定表达词汇的句子,如“把”字句、“被”字句等。下面是看图写话中经常会遇到的高频词汇。

要如何掌握好这些高频词汇并应用在看图写话中呢?

1.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公式关键词“在”。这个表达公式不需要多么优美的语言,只需要把关键的信息表达完整就行,是我们常听说的表达“三要素”。

练习1:爸爸在沙发上看报纸。

练习2:小羊在草地上吃草。

2.什么地方+有+怎样的动物:公式关键词“有”。这个表达公式除了要把必要信息写完整,还需要加上描述动物特征的形容词,如高大、可爱、胖乎乎等,形容词前方还可以加上表示数量的数量词,如一只只、许多、数不清等。

练习1:池塘里有一只嘎嘎叫/游泳/可爱的鸭子。

练习2:树林里有一只可爱/胖乎乎/啃竹子的大熊猫。

3.谁+比+谁+怎么样:公式关键词“比”。这个公式用来表达人或事物间的比较,如比大小、胖瘦、速度等,比较后面还可以加上“大得多”、“快得多”。与此同时,比较对象调换位置后比较词也要知道相应地变换。

练习1:小猴比大象瘦得多;大象比小猴胖得多。

练习2:爸爸比小明吃得多;小明比爸爸吃得少。

4.什么物+像+什么物:公式关键词“像”。这一公式用到了语文写作中经常用到的写作手法:比喻,用一个物类比另一个物,使读的人产生思维想象。比喻用得好,文章可以非常优美。类比的两个物前面可以加上不同的形容词,句子后面还可以说说物的作用。

练习1:碧绿的荷叶像一把大伞为水里的鱼儿遮挡太阳。

练习2:大象的四条腿就像巨大的石柱一样,非常壮实。

5.......是......也是......:这个表达公式有重复和强调的意味,通过重复来描写事物特征,强调事物特征。

练习1:快看,小英子的衣服真漂亮,她的裙子是红色的,她妈妈的裙子也是红色的。

练习2:我们吃的香蕉是弯弯的,天上的月亮也是弯弯的。

6.“把”字句——某人/某物+把+某人/某物+怎么样了:这“把”字句是低年级语文考试中经常遇到的,甚至有时小学高年级的题目中还能看到,非常重要,出题形式多是“把”字句、“被”字句互换。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宾语是动作的接受者。

练习1:这两个小哥哥把积木搭好了。

练习2:妈妈把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

7.“被”字句——某人/某物+被+某人/某物+怎么样了:“被”字句是“把”字句在主语和宾语位置上的调换,主语成为了动作的接受者,宾语成了动作的发出者。

练习1:(枯黄的)树叶被(猛烈的)大风刮走了。

练习2:(可怜的)小老鼠被(凶狠的)大花猫抓住了。

8.谁+正忙着+做什么:公式关键词“正忙着”,主要用于表达正在发生的动作,动作前面可以用上形容动作的修饰词。

练习1:蚂蚁正忙着(为即将到来的冬季)搬运储藏食物。

练习2:小朋友正忙着观察收集树叶标本。

9.......一边......一边......:该公式主要用来描述同时发生的事情。

练习1:妈妈一边听音乐一边做饭。

练习2:哥哥一边弹钢琴一边唱歌。

10.......那么......那么......:该公式主要用于描述人或物的特征,如外形、性格、心情等,一般都含有作者特定的情感,如“熊猫那么可爱那么活泼”这句话体现出了作者对熊猫的喜爱。

练习1:小妹妹长得那么漂亮,那么可爱。

练习2:这棵苹果树长得那么高,那么大。

11.谁+最喜欢+做什么:公式关键词“最喜欢”,主要用于描写人或物喜欢做的事情,兴趣爱好。

练习1:小猪最喜欢睡觉。

练习2:哥哥最喜欢在图书馆看书。

总结:在成年人看来,写好一句话就像我们张口说一句话那样简单,但其实要让小朋友在写话时用上这些高频词,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师或家长多引导使用,平常看书、阅读或交谈中引导使用高频词。学好语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语文不是特别好的我正在努力学习,同时把学到的小知识教给我们家的小朋友。

如果是你,你愿意这样教孩子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9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