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不只吃竹子,虽被归类到了肉食动物,
非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几乎是将竹子视为唯一的食物来源,竹子占大熊猫全年食物量的99%,剩下的1%包括蜂蜜、鸡蛋、鱼、山药、灌木叶、桔子和香蕉等。圈养大熊猫除了主要采食竹类外,还可获得少量的精饲料、水果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精饲料主要原料包括玉米、大豆、大米、小麦等,所以,圈养的大熊猫吃饭的真实的场景其实是下面的图片这样的,
随着大熊猫饲养技术的提高,逐渐认识到为大熊猫提供喜食的高山或亚高山竹类对于其身体健康和正常繁育的重要作用;加上交通条件的改善。圈养条件下,也能人工为大熊猫提供大量高山或亚高山的喜食竹类。竹子虽然是植物,但是,其蛋白质含量还不低,年5月《当代生物学》刚发表一项新研究,中科院和悉尼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大熊猫所获得的能量48~61%来自蛋白质,23~39%来自碳水化合物,13~16%来自脂肪。
大熊猫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冬天吃竹竿,夏天吃竹叶,在我国四川,新鲜的冷箭竹、缺苞箭竹和竹笋是熊猫喜欢吃的,这些新鲜的竹子水分多,营养大,大熊猫吃起来也口感好。
随着食性的转变,熊猫的一些器官也起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牙齿,它的臼齿非常发达,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强大的,构造较为复杂,接近于杂食性兽类,而熊猫的前掌上的5个带爪的趾是并生的,此外还有一个第六指,即从腕骨上长出一个强大的籽骨,起着“大拇指”的作用,这个““伪拇指””可以与其他5指配合,就能很好地握住竹子,甚至抓东西、爬树等。但它却还保留着食肉动物的那种较为简单的消化道,没有食草动物所具有的专门用于储存食物的复杂的胃和巨大的盲肠,肠胃中也没有用于把植物中的纤维素发酵成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共生细菌或纤毛虫。为了获得所需的营养,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吃快拉、随吃随拉。一只体重千克的成年大熊猫,在春天每天要花12-16小时,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和竹秆,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同时排出10多千克粪便,才能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
大熊猫的食物营养低劣,不能有过多的能量贮存。为了保存能量,必须控制能量消耗过大的活动。因此,它喜欢在平缓的地方行走,避免爬坡。夏勒博士的《最后的大熊猫》这样描述:进化使熊猫充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它们有第六根手指,一根强劲有力的加长腕骨,亦即桡侧籽骨,具有大拇指的作用,处理竹笋或竹茎都极为理想,直径仅几分之一英寸的箭竹也难不倒它。食指与“伪拇指”的肉垫上有个不长毛的凹槽,竹茎就用这部位钳住。熊猫典型肉食动物的齿列,已调整到适合压碎与研磨坚硬的食物;它的臼齿与部分小白齿又宽又平坦。它的头颅超乎寻常的宽阔,头盖骨上有一块突起的骨头,支撑有力的下颚肌肉。熊猪是进化上的大成功,但成为食竹专家,也减少了它其它方面的抉择。乍看之下,抉择少或许使它比大多数动物更自由,但进化也削弱了它创新的精力,把它囚禁在生态环节上的一个定点,无法改变。
通过百科介绍你发现: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在科学分类中,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纲、食肉动物目。我们看到的大熊猫都是吃竹子的,为啥就成肉食动物了?意外吧?
大熊猫以竹类为主食,从食性看似乎应该划入“草食动物”之列。然而以其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物种进化的观点来分类,它们却是道道地地的肉食动物。如此可爱的大熊猫竟与虎豹豺狼等猛兽同属一个大家族。大熊猫的祖先是名副其实的肉食动物:有尖锐发达的犬齿、较短的肠道和肉食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仍保留了祖先的这些特点。只是由于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现代的大熊猫就变成了吃草的“肉食动物”。事实上,在肉食动物家族的进化史中,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食性的还有与大熊猫血缘非常接近的熊类。他们也变成了荤素不论的“杂食动物”
另外,在大熊猫基因组公布之后,也有人认为是大熊猫的鲜味受体基因Tas1r1失去活性导致它不吃肉了,到底是环境改变了基因,还是基因影响了选择,这个有待本人进一步查找资料。
科普一下小知识:我们之所以觉得炖排骨比炒青菜好吃,就是因为鲜味。鲜味来自于食物中解离出的氨基酸。肉类含有大量蛋白质,在烹饪过程中分解出较多的氨基酸,因此我们通常认为肉类食品更鲜美。而Tas1r1基因,就是负责调节动物对鲜味的感知。当我们品尝食物时,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像一把钥匙,插入Tas1r1受体的锁眼内,从而打开一扇鲜味之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