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年前火星上或有一个海洋,为啥
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远未结束
当地时间1月18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疫情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上周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万例,一些国家的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仿佛已达到峰值,但新冠肺炎大流行还远未结束,随着奥密克戎毒株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异株。目前,已有个国家和地区上报超过万个病毒基因序列,现在已能实时追踪奥密克戎毒株等变异株及新冠病毒演变进程。
以色列研究:第四剂新冠疫苗对奥密克戎毒株有效性较差
以色列哈伊姆·谢巴医疗中心17日公布的一项初步研究报告显示,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在抵御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有效性方面较差。报告援引该研究负责人、谢巴医疗中心感染预防和控制部门主任吉莉·雷格夫-约凯的话说,从参与试验的医务工作者接种第四剂疫苗后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率来看,虽然接种第四剂疫苗后抗体水平显著提高,但这种抗体水平提供的保护对于奥密克戎毒株只能说“有一定效果”。
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1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第26个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活动主题为“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其中内地63处、香港1处。《白皮书》汇总了63处内地国际重要湿地年生态状况的监测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总体水质呈向好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汤加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已飘到澳大利亚上空
目前,汤加仍有大量火山灰飘浮在空中,波及其他国家。澳大利亚气象局18日公布的卫星图像显示,汤加海底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火山灰正以每小时92公里的速度向西移动,飘到了公里外的澳大利亚东北部上空。由于火山灰的高度大约在12千米到19千米之间,可能会对航班造成影响,澳大利亚当局呼吁航空公司保持高度警惕。
欧洲航天局:年主要工作是推进和实施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
当地时间1月18日,欧洲航天局在其总部巴黎召开年年度新闻发布会。欧洲航天局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对媒体表示,欧洲航天局年的主要工作就是推进和实施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据悉,发射火星探测器绝佳窗口期每26个月才有一次。在年7月,中国、美国、阿联酋都曾抓住机会发射探测器,但欧洲和俄罗斯酝酿许久的火星探测任务却错失良机。
青海门源6.9级地震现场考察结果发布
青海门源6.9级地震发生后,兰州大学与甘肃省科技厅会同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山大学和青海省地震局等10余名科研人员当天赶赴震区,对本次地震地表破裂带、发震构造和震害等进行了现场考察,1月18日发布了阶段性成果。据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袁道阳教授介绍,经现场考察发现,本次6.9级地震地表破裂带长度超过22千米,主要由2条破裂带组成。
一颗公里直径小行星19日飞越地球距地约万公里无威胁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李明涛研究员18日发布一项小行星观测预报说,一颗公里直径、代号为PC1的近地小行星,将于北京时间19日清晨5点51分飞越地球,但不会对地球产生任何威胁。他表示,这次飞越是未来年内,PC1小行星最接近地球的一次。其此次飞越最近距离地球约万公里,相当于约5个地月距离。不过,这颗小行星这次飞越不会对地球产生任何威胁。
首个钛合金油气管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陕落户
由在陕央企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冯春担任总负责人的《苛刻环境能源井钻采用高性能钛合金管材研发及应用》项目,近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年度立项项目。项目的实施将突破我国在苛刻环境能源井钻采用高性能钛合金管材设计、生产制造、检测评价、应用等方面的主要技术瓶颈,形成完备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提升我国钛工业加工技术水平和能源行业钻采能力,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殷墟商王陵区新发现围沟及余座祭祀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的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安阳洹河北岸的殷墟商王陵及周边区域新勘探发现两个围沟及余座祭祀坑,刷新了对商王陵园格局的认知。据了解,东、西围沟两者相距40米。其中,东围沟完全闭合,围绕在殷墟王陵东区的大墓和大量祭祀坑周围,东西间距约米,南北约米,形状近正方形。西围沟已发现北、东、南三段,围绕在王陵西区的大墓三面,已探明北段米、东段超过米、南段90米。
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转子完成吊装
1月18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转子顺利完成吊装,至此,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全部吊装完成,全部机组投产进入倒计时。据了解,白鹤滩水电站计划于年7月前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年平均发电量将达.43亿千瓦时,可减少发电用煤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万吨。
国家文物局:年将启动“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1月17日,全国文物局局长会议以电视电话会形式在京召开。年国家文物局将与教育部联合启动“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会议总结了年文物工作,全面安排年重点任务,推进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顶端弯钩乃植物破土而出关键科学家破解其形成机制
春天,种子发出的嫩芽能够以柔克刚破土而出,让不少人惊叹生命的力量。研究发现,嫩芽顶端的弯钩是其成功出土的关键所在。然而,顶端弯钩的形成机制却困扰了科学家多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传友说:“《科学-进展》近日报道了我们关于植物顶端弯钩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我们成功揭示了植物嫩芽顶端弯钩的发育形成机制,系统解答了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
大熊猫告诉你:吃素为啥也能胖?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团队在《CellReports》发表进展,从保护宏基因组学视角揭示了野生动物食性与肠道微生物的互作机制,揭示了大熊猫吃素也能胖嘟嘟的奥秘。研究团队通过研究,阐明了肠道微生物在大熊猫独特食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0亿年前火星或存在一个液态海洋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7日报道,法国科学家创建了一个基于地球海洋和大气层的模型,并修改相关参数应用于火星环境分析。他们据此得出结论称,30亿年前火星上或存在一个液态海洋。此前,科学家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火星曾经存在海洋。他们在火星上发现了古代的海岸线,但目前还不清楚在火星上看到的所有特征是如何形成的。
美韩研制出高效制造绿氢的催化剂
制造绿氢的方法之一是电解水,借助催化剂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但目前这一过程需要用到昂贵的金属元素。据美国《每日科学》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和韩国科学家联合开发出一种新的水分解工艺和催化剂材料,可最大限度提高绿氢的生产效率,且成本低廉、容易获得。
三叠纪末期大灭绝中火山活动是主要诱因
近日,中国科学家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选择了高纬度和低纬度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层剖面,深入研究了三叠纪-侏罗纪陆地沉积物中火山活动的记录及大陆的化学风化响应。这些剖面远离火山喷发地区,能够反映该时期CAMP对远距离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剖面均显示出明显的汞富集和碳同位素偏负,说明火山喷发对汞和碳循环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该时期化学风化明显加强,持续了约万年,这可能主导了海洋环境扰动,从而导致了该次大规模灭绝事件。
科学家量化星链卫星对天文观测的影响
SpaceX旗下“星链”互联网服务需要在轨运行密集的卫星群来提供低延迟网络连接服务。目前整个星链系统已经有超过颗在轨卫星。天文学家们担心,这些卫星可能会在望远镜图像中留下条纹,从而妨碍科学观测。为了量化星链的影响,一组研究人员研究了美国帕洛玛天文台(PalomarObservatory)兹威基瞬态设备(ZwickyTransientFacility,ZTF)拍摄的图像。分析结果近日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
地球化学污染已突破稳定临界值
一项ScienceandTechnology上的研究首次对“化学污染”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指出,自年来人工生产的化学物质翻了50倍,并预计会在年前增至目前水平的3倍。其中,塑料的生产在0~年增长了79%,约80%的塑料最终进入了环境,随着其降解,更多次级化合物可能被释放出来。评估表明,化学污染已经同土地流转、氮磷循环、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一样,远超稳定临界值。科学家呼吁采取措施,减少化学污染。
“好奇号”火星车探测到暗示生命来源的碳特征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帕克分校(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UniversityPark)组成的联合团队在“好奇号”火星车采集到的样本中,探测到了碳-13同位素含量较低的样品,这可能来源于宇宙尘埃、二氧化碳的紫外线降解,或者生物产生的甲烷的紫外线降解。相应论文已上线,将在1月25日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
我国学者发现打破昼夜节律致心脏病的机制
年1月1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贝勒医学院等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研究表明,在睡眠期间和白天活动期间,心脏的代谢以不同的能量来源供给。心肌细胞中的Rev-erbα/β调控正常的代谢节律,去除Rev-erbα/β会破坏这种节律,降低心肌细胞在睡眠期间使用脂质的能力,导致进行性扩张型心肌病和致命的心力衰竭。
同济大学与崇明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建碳中和学院、碳中和研究院”
1月18日,同济大学与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建设“同济大学碳中和学院”和“同济崇明碳中和研究院”,探索新型碳中和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零碳技术与碳资源管理的国际化平台,助力崇明建设成为“世界级生态岛”和“碳中和示范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变更举办者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等有关规定,经审核,拟核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变更举办者,现予以公示。举办者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普德鸿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变更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美华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年度“四川大学学术新人奖”出炉
为在全校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的创新氛围,精准培育和重点支持科研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后备人才,学校设立“优秀科研人才奖”,其中分设“四川大学学术新人奖”,以奖励治学严谨,学术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学术成果在同行中有较大影响的后备人才。近期四川大学组织开展了年度“四川大学学术新人奖”提名和评选工作。经校内提名、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王祥等荣获年度“四川大学学术新人奖”。
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示!
近日,年度第十一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在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