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开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需要妥善处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划重点:开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国施策,针对各国文化因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渊源的不同所带来的千差万别的特色和差异,坚持精准施策,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中华文化走出去要走进受众的内心,激起情感共鸣,激荡文化共振,为此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综合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多元、向好的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外人文交流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秉持“天下一家”、和合共生的中华优秀人文理念,既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文交流之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国家软实力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作为中国特色人文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显著成效。
人文交流重在提升国家形象,而国家形象则是一种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的复合建构,具有多元、多维、多态的复杂特征。比如,年度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海外受访者心目中,中医、武术和中餐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三张名片,而在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中,“孔子、儒家思想”则被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可见,不同受众群体对中华文化内在意涵有着差别化的认知。
再如,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中国的出发点在于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发展合作,而一些西媒或人士却将其视为中国谋求地缘政治优势的工具。
鉴于此,在开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时,需要妥善处理四组关系。
1
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的关系
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性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一体并行关系。文化的共同性是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独特性。
对待“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文化,要承认其存在的客观性、包容其差异性,惟其如此才能使各国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始终充满融合互鉴的潜力和生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要在留意文明异质性的前提下做好文明互鉴,既不能陷入某一文化中心主义的窠臼,也不能落入文化部落主义的泥潭。
为此,开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国施策,针对各国文化因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渊源的不同所带来的千差万别的特色和差异,坚持精准施策,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总体而言,要在立足文化共同性的基础之上,尊重沿线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选择,尊重各国根据自身国情选择的适合自己国家的文化发展和人文交流道路。
2
中华文化独立性与包容性的关系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要处理好坚守中华文化传统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关系,既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也对外来文化消化吸收;既拓展世界视野,以开放的胸襟面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包容精神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增强文化自觉,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呵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好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特的文化标识。
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以此创造“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的新型文明观。
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因其自然地理条件、劳动生产方式、民族风俗习惯、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则为这种文明交流互鉴、融合创新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
3
加强文化自信与遵循平等互尊的关系
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俯视”,而是文化互信、平等、协商基础上的多元共存。“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要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开放包容的文化共情态度,在理性分析和合理评估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沿线国家文化的优长、历史地位和性质及其成因、具体限度等相关背景条件,以平等的视角理解彼此的关系,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既对自身文明自尊、欣赏,也对异己文明理解、宽容。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觉和战略定力,又面向世界,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有益成分,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
开展官方人文外交与推进民间人文往来的关系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国与国之间关系,丰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和外延,是一个多主体互动的过程。
官方人文外交与民间人文交往要注意区分层次和工作对象,力争形成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局面。要充分发挥元首外交和首脑外交的引领作用,巩固深化我国同有关国家的人文合作。要充分发挥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示范带动意义,依托该机制推动区域人文交流,扩大参与国家范围,进一步发挥机制在区域人文交流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通过集成整合和改革创新,进一步汇聚资源、丰富内容,重心下沉、贴近民众和草根,探索新的交流形式和合作领域,以民间人文往来促进官方人文外交。
▲这是年5月29日在老挝万象“中国文化周”活动上拍摄的木偶表演。(图片来源:新华网)
加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要坚持平等互鉴、开放包容、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等原则,统筹各类资源,创新交流布局,完善体制机制,将人文交流与合作理念融入对外交往各个领域和环节。进一步开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有十条实践路径提供借鉴。
1
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道路,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国际话语权,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更好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精神、提出中国主张,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坚定文化自信,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挖掘“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文合作潜力,进一步加强总体规划设计,科学构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四梁八柱。
坚定文化自信,既要反对文化自大主义,也要摒弃文化自卑主义,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发展模式互学、不同文明互鉴,把各国国情差异性和文明多样性转化成为促进互补发展的源头活水,为构建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华文化思想。
2
弘扬传统文化
“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众多,各国在政治体制、宗教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尚存较大差异,亟需共同的文化载体作为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传统文化是各国文化实践的精神结晶,历史悠久,极富生命力。建议以各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沿线国家传统文化中的共同性元素,在差异融合、异质重构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凝聚形成民心相通的文化合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建立互信、开展合作奠定良好人文基础。
为更好地在国际上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树立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建议可在具体项目上重点支持汉语、中医药、武术、美食、节日民俗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
3
做强文化产业
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贸易投资和产业国际合作的新疆域。要加大力度培育对外文化贸易主体,鼓励和引导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参与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加大内容创新力度,增强文化产品贸易实力。
鼓励各类企业在境外开展文化投资合作,建设国际营销网络,扩大境外优质文化资产规模。大力发展文化服务外包,支持文化企业参加重要国际性文化节展。降低文化折扣应是发展文化贸易产业的努力方向。
4
推进数字文化
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科技创新对文化的作用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数字技术和创意为优秀文化意义的挖掘和阐发开辟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多种可能性。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大国,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开创数字文化国际交流新局面。
可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贸易方式,提高数字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大力推动数字文化建设和发展,加大对“文化+科技”“文化+数字”“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新型业态支持力度,促进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成像、人工智能等科技热点与文化的充分融合,以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带动数字“一带一路”发展,在为我国数字化转型发展开拓国际空间的同时,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民众喜闻乐见的数字化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传递出去,提升数字化时代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5
促进语言互通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大国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提升语言互通能力已经成为各国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夯实话语能力、提升国际影响,推进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建议构建“一带一路”语言交流互通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语言服务平台、数据库等,开辟多层次语言文化交流渠道,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语言交流。
将汉语国际传播纳入“一带一路”整体规划,加大汉语国际推广力度,支持更多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支持孔子学院加大汉语国际推广。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国情和现状调研,建立语言文化风险预警、应急救援和舆情监测机制。
加大“一带一路”外语人才特别是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着力打造精通相关国家语言、熟悉国际通行规则、具有开阔国际视野、适应全球高端竞争、善长开展跨文化交流、具备高素质技能的语言人才。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
6
加强话语建设
要坚持内容为王和文化为魂,善于提炼具有标识性的话语概念、表述和范畴,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话语体系。坚持以我为主,丰富和拓展话语体系的内涵和领域,既展现传统中国文化,又展现当代中国精神,更要展现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中国,讲好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故事。
“新老结合”,用好中医药、中国美食、中国功夫、中国园林、中国熊猫等“传统文化名片”以及移动支付、共享出行、中国高铁、网络购物等“现代文化名片”,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受欢迎、可持续的话语品牌项目。
建设话语体系需要理论上的探索和学术上的支持,为此要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和各类智库优势和作用,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深化话语理论体系研究和建设,积极借鉴国外学术研究有益成果,彰显与我国综合国力相称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和学术话语。
7
改进传播机制
传播方式上,做大做强“互联网+人文交流”,实现实体与虚拟交流平台的相互补充;细化传播载体和传播形态,加强精准传播、草根传播、新媒体传播等新业态传播,实现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流程精巧化、传播形式多样化;善于借助外嘴、外脑进行传播,鼓励专业化、国际化的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参与具体人文交流项目运作。
传播对象上,细分对象国传播主体和受众,实现传播对象精准化,以“一国一策”甚至“一国多策”为导向制定有针对性的国际传播方案,加强传播针对性、有效性;特别是要做好青年群体的人文交流,为中外友好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传播人才上,建议制定专门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传播人才规划,着力打造精通相关国家语言、熟悉国际通行规则人才,使其成为人类文明互鉴的实践者、人文沟通理解的促进者、国际和平发展的推动者;推进国际汉学交流和中外智库合作,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引导海外华侨华人、留学人员、志愿者以及在海外投资的中资企业积极参与人文交流,将人文交流寓于中外民众日常交往之中。
8
完善交流体制
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统筹部署。要健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的积极性,进一步挖掘各地方、各部门、各类组织和群体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的潜力和资源,形成“各负其责、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
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态势,打造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文化交流合作路径。对于已有的八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要进一步发挥其在区域人文交流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并健全其中方委员会秘书处机制。
9
善用国际组织
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双向发力,深化我国与联合国文明联盟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人文领域国际治理,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人文公共产品,分享我国在扶贫、教育、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经验做法。
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不断创新和丰富多边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建设丝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建立并完善新闻合作、音乐教育等人文交流机制,促进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旅游业发展,举办文明互鉴主题论坛,通过深化各领域人文合作凝聚共识和情感,深入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10
构建效果模型
建议探索构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效果指数模型”,从图书、电影、电视剧、音乐、旅游、教育等领域及相关项目入手,加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海外传播效果评估研究。
按照定性与定量、宏观分析与微观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完善评估程序和标准,通过评估“一带一路”相关参与国家人文合作紧密度和实际效果,对“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等提供大数据模型支撑,并对重大文化事件或风险的前景走势进行预判,为做好应对预案提供预警性信息和线索。
建议在对“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评估实践基础上,开展学术探讨,进一步推进文化走出去评估理论和体系构建。
注:本文摘编自《“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及实践路径》。
来源/一带一路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