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天然适合沟通中外新华社客户端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观众在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作品展上参观宫西达也说,中国目前有很多原创绘本做得很好,绘画手法很丰富。如果在叙事节奏等方面再进步一些,中国的儿童绘本还将迎来更好的发展,这对全球整个儿童绘本的发展来说是很好的事情。
文/《环球》杂志记者喻珮(发自武汉)
《环球》杂志记者胡艳芬(发自北京)
中国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和丰富多彩的故事元素,西方有经验丰富、具有交叉学科背景且擅画故事的绘本大师,这一切使得跨文化视角下的绘本创作成为可能。
如今,那些经典的国外绘本作品的创作者意识到,中国不仅是绘本重要的输出地,也是获得绘本灵感的源地;那些尝试将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国绘本作家发现,能打动小读者的绘本故事,总是能让中外作家产生情感共鸣,所以为什么不珠联璧合携手共进呢?
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
5月,澳大利亚著名绘本作家葛瑞米·贝斯在武汉出席“发现彼此·放飞想象”的新书分享会,面向全球首发最新原创绘本《彼此树》。作为贝斯的第二部“中国故事”,《彼此树》还将陆续亮相各大国际书展,从中国出发,向海外输送版权。
《彼此树》的主角是一头牛和一只鸳鸯,它们虽然同住在一棵大树,却彼此猜忌、相互防备。当风暴来临,它们的家园轰然倒塌,才意识到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呵护好家园。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价值观念用图画书的语言表达出来,阐述了共建和谐家园的美好愿望。
《彼此树》是贝斯“中国故事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书中包括了12种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和多座中国地标性建筑物,还出现了“三部曲”第一部作品《龙月》里的“龙月”和“熊猫”等形象。
贝斯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心中早就存在着一个关于“树”的主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深圳一处公园里看到一棵巨大的树,决定将它作为心中的“彼此树”。
“那棵大树的树干像一个大而圆的半球,我想它埋在土壤以下的部分,一定也有一个反向的半球。”贝斯说,《彼此树》蕴含了中国文化中“顾此失彼”“不分彼此”等意义,这是一个适合用“世界语言”去讲述、去讨论的有趣的故事。
从《龙月》到《彼此树》,贝斯的中国故事首先来自于贝斯内心的故事雏形。然后,贝斯和中国合著者会一起讨论故事思路,并为故事注入中国文化元素,作品从雏形到成品,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其中,融入了贝斯的创意、中国作者的灵感,以及许多业内专家的建议。
《龙月》和《彼此树》的中国作者陈颖列举了创作中的三个小故事,来讲述贝斯的三部曲中那些中国元素——
起初,《龙月》的主人公是没有名字的,他只是“大鱼”而已。可是在中国文化里,名字是十分重要的。《道德经》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可见万物无名的状态是混沌矇昧的,赋予名字是一切意义的开始。中国人十分看重起名这件事,中国人的名字往往承载着志向和期许,寄托着祝福和纪念,期许着前程和命运。于是两位作者反复考虑,应该让主人公拥有一个美丽的中国名字,他的名字应该暗示着他的命运,蕴含着他内心一切困惑的答案。他本非池中之物,来自一道月光,又化为一条金色巨龙,最终变成一轮龙形月亮,所以他成为了“龙月”,鱼如其名。
《龙月》是个典型的成长故事,主人公由于内部的自我认同危机和外部的身份归属危机,引发了内心的双重矛盾,促使他进入到离别、游历、蜕变、回归的成长循环里,最终完成了“鱼化龙”的升华。
离别是成长之旅的起点,贝斯自己也提到了“离别”环节的重要性。可到了中国,离别不仅仅是只关乎个人探索和自我发现的行为,它往往多了一层浓重的感情色彩。“故土难离”是中国人血液里的乡情;“父母在,不远游”是每个游子心中的牵绊。中国文学中随处可见像“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依依惜别的场景,离别在中国文化中一直都是十分慎重的大事情。所以,在最后的书稿中多了一页“夜谈”的画面,龙月不再是因赌气而独自愤然离去,而是认真审视了自己的心结,取得了爸爸妈妈的理解,在与他们深情告别后,才踏上了自我发现之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龙月》创作之始,贝斯听说了中国传统故事“鲤鱼跃龙门”,当了解到鲤鱼化龙的中国传说和《龙月》故事最初的设定竟不谋而合时,贝斯兴奋极了。可画稿刚刚出来的时候,却总觉得似乎差了点什么。对了,就差龙月“鱼鳞纷纷落下”“鱼鳍变成了巨爪”腾身跃出水面那一瞬间的戏剧性画面,就好像一部电影演到最紧张的高潮部分,却突然快进到了结局。于是,作者在最后时刻加入了这个富有张力的“变身”画面,让《龙月》这本书和主人公“龙月”一起,完成了最后的蜕变。
在贝斯过往的作品中,一直带有不少中国元素。年问世的《来喝水吧》,书中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成了外国绘本作家笔下一个深入人心的“中国角色”。
“中国是一个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国家,我所有的作品几乎都绕不开它。”贝斯说,他一直希望通过串联起这些珍贵的文化符号,启发智慧、沟通世界。“绘本阅读是全世界儿童开启人生阅读大门的第一把钥匙,我乐意把一个一个五彩缤纷的故事装进这把钥匙。而那一把来自中国的钥匙,古老神秘,而又历久弥新。”
“熊猫故事是我的梦想”
被一些读者称为“恐龙爸爸”的日本绘本作家宫西达也,最近首次带来了他的原创“中国故事”、即将在中国首发的新绘本《我是熊猫》。
《我是熊猫》由宫西达也与“老朋友”蒲蒲兰绘本合作出版,描述了一只“明星熊猫”的内心世界。故事沿袭了宫西达也诙谐幽默的绘画风格,预计于年初以中文面世。届时《我是熊猫》还将从中国输出至日本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因为创作了十余部充满温情的恐龙系列绘本,宫西达也成为日本最畅销、最高产的绘本作家之一,作品累计销量超过百万册。他的恐龙系列作品《遇见你,真好》《永远永远爱你》《我是霸王龙》《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等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深受全球读者喜爱。
“我非常喜欢中国,也非常喜欢中国热情的小读者,于是决定创作一本中国题材的绘本以示感谢。而讲述‘熊猫故事’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我的梦想。”宫西达也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专访时说,他作为日本的作者来讲中国的故事,期待被接受和喜爱。
宫西达也说,中国目前有很多原创绘本做得很好,绘画手法很丰富。如果在叙事节奏等方面再进步一些,中国的儿童绘本还将迎来更好的发展,这对全球整个儿童绘本的发展来说是很好的事情。
“我成长的时代没有互联网,所以我都是从书中学到大自然的秘密。比如,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看图鉴,可以一小时盯着几张蚂蚁的图片目不转睛。而如今因为有了互联网,孩子们可以自发地学习到很多知识。”宫西达也鼓励小读者,放开自己的童心去专注一件事,并且将自己的爱好与知识链接起来,这样就能收获认真又有趣的人生。
风格一致,互相致敬
《永不停止的奔跑》记录了中外两位作家的相互致敬。这本书讲的是一只狗奔跑的故事,毛毛就是这只狗,它年幼时被一对新婚夫妇收养,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直到这对爱人分开,各自住到了两座相距遥远的城市。可是两个人都深爱着毛毛,毛毛也离不开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于是,毛毛开始了没完没了的奔跑。一年四季,不分春夏秋冬,奔跑,奔跑,奔跑。中途总要路过一片梨园,花开了花落了,毛毛的奔跑都不曾停止。
年,曹文轩与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俄罗斯画家伊戈尔·欧尼可夫联袂出版了绘本《永不停止的奔跑》。出版这部作品的接力出版社的婴幼分社社长唐玲说,“俄罗斯画家看到曹文轩老师这个故事的时候受到了触动,他喜欢比较厚重的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故事,与曹文轩的风格正好是一致的,合作就这样促成了。”
来源:年9月4日出版的《环球》杂志第18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