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冰壳里装个熊猫那么简单对话设计负
晚上9点,被采访塞满整整一天的曹雪终于接通了电话。
“不好意思,让你们等到这么晚,这几天实在太忙了,不是运动员胜似运动员。”电话那头,曹雪开玩笑道。
冰墩墩成为“顶流”,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的生活也变得热闹。接连的电话找到他,问他还有没有冰墩墩?“我儿子去广州一家特许商店买,买不到,都不好意思告诉我。”曹雪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谁拥有一只冰墩墩,谁就掌握了当下的社交密码。
冰墩墩成为蜚声国际的吉祥物,它的走红完全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冰雪的外壳、火热的内心、飘逸的丝带、萌化的眼睛,原本只定位为“9岁年龄层”的消费群体被彻底打开。
谷爱凌夺冠后获赠一个金色的冰墩墩,她在接受采访时直呼:“听说冰墩墩现在非常稀有,自己能有一个感到很幸运。”
手举冰墩墩的谷爱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外媒体也先后找到曹雪,以至于他需要含着润喉片才能说话。他并不吝啬分享冰墩墩背后的故事,时至今日,曹雪依旧记得面对着35个国家的幅作品竞争的压力,记得7个月间里前后约次大修改的痛苦,也记得被通知入选那一刻的热泪盈眶。
但同样,面对一夜爆红和纷纷而来的闪光灯,他始终淡然处之。“它的版权属于冬奥会,当这股热潮慢慢冷下去,别人可以忘记冰墩墩,但我们不能忘记冰墩墩带来的学理性思考。”
出圈
冰墩墩不是简单的冰糖葫芦
它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传递到全球
谁人不识冰墩墩?伴随北京冬奥会的开幕,这只“穿戴”着冰盔的熊猫公仔吉祥物火遍大江南北。
日本记者辻岗义堂因为对冰墩墩一见钟情,在别的记者都去采访运动员的时候,他在连线时表示:“花样滑冰的消息没有,让我来播报正在滑冰的冰墩墩消息吧!”边说还边炫耀他买的6个冰墩墩。
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主任克里斯托夫·杜比认为,冰墩墩“活泼、好玩、有趣、机智、充满正能量”。
冰墩墩成为迄今为止国际影响力最大的吉祥物,老少皆宜,“一墩难求”。冰墩墩带来的,不仅是惊人的销量,它更成为一张中国名片,将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与审美传送至全球。
冰墩墩图片来源:北京年冬奥会官方微博
NBD:冰墩墩在全球走红,作为设计团队负责人心情如何?在预料之内吗?
曹雪:完全出乎意料。我们以为冰墩墩会按照正常的节奏,随着冬奥会的临近以及开幕,有一个小高峰,但如今已成一个现象,如此大的国际影响力,我们实在没有想到。
前几天《广州日报》记者和我分享,国际奥委会体育部主任认为冰墩墩不仅是他个人值得收藏的一枚吉祥物,也是值得全世界儿童都收藏的吉祥物。这样的评价,显然已经把冰墩墩传递爱、传递温暖的使命象征带出圈了,我听后很感动。
我们团队之前都在开玩笑,说赶紧出手,因为那会儿每个人至少有3、5只公仔,多的有7、8只,就是那种软壳的公仔。现在我们群里,一天到晚唉声叹气,开玩笑说感觉出手太早了一点。
现在我手上还有一只头版冰墩墩,最早厂家做出来时买的,那只冰墩墩有我们团队主要成员的签名,我舍不得送掉。
NBD:能否分享下冰墩墩的设计故事?
曹雪:背后故事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但有个误区我要强调下。不能简单说是冰糖葫芦变成了冰墩墩,不然为何要修改7个月?如果只是冰壳里装熊猫,也不可能花7个月的时间。
冬奥组委的专家甚至更上层的领导,在定原型时都参与进来了,那时候还没有“冰墩墩”这个名字。在定型为熊猫之前,我们也考虑过麋鹿、东北虎。当时还有一套方案,名字叫“方方圆圆”,是一个冰块一个雪球。众多原因和文化元素的加持,才变成了今天的“冰墩墩”。大家不要压缩中间的环节,(认为)是简单的冰糖葫芦,这个会让人产生误解。
中间经历了7个月的修改,为了抠眼神、鼻梁等细节,从二维草图变为3D模型,为了让它无死角可爱,花了很多心思。现在来看似乎很简单,但其实过程非常花费精力。
做3D的老师两班倒,他们一般上夜班,做草图或者修改轮廓时,我们尽可能在白天。前期我们在广州多一点,后期做3D经常在北京。带团队压力很大,有时候看到进度不快就很容易暴躁。
我在学校有个外号叫“曹一刀”,即六亲不认。我经常说,我只记功劳不记苦劳,听起来有点不近人情,但有时候一个环节放松了,后面就跟不上。不要怪我狠,因为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拖延,要精益求精。
市民排长队购买冰墩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NBD:你认为吉祥物对赛事的意义是什么?
曹雪:它给了运动员信心。运动员在拼搏之余,也需要一份呵护和关爱,就像这几天很多运动员开玩笑说,要为了拥有冰墩墩努力。
任何拼搏的人,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太苦了,他们需要一个安慰。就像日本记者说他和冰墩墩是一见钟情,我们期盼所有的观众都能和冰墩墩一见钟情,之后再去挖掘背后的理论。而对于整个奥运会而言,吉祥物的商业化也不容忽视。
入选
从此将永远载入奥林匹克史册
我的头不停乱点,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在近一年中,曹雪和团队所面对的,是来自全球顶尖设计师的竞争。直到现在,曹雪仍不知道竞争对手到底有哪些,这份神秘色彩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35个国家,幅作品,冰墩墩一路脱颖而出。在这背后,是曹雪团队前后约次的大修改。
年9月17日,冰墩墩被正式官宣成为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的那天,曹雪犹记得,团队激动流泪。在北京首钢园待到夜里10点,大家还不饿。
并肩作战那么久,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曹雪也舒坦了,与团队们开起玩笑:“这么长时间,我曹雪有什么言语不妥的地方,恳求你们一股脑地把它宣泄出来,哪怕指责谩骂都可以”。
“没有没有”,那会儿大家只有喜悦。
NBD:什么时候被告知冰墩墩被正式认定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当时是什么心情?
曹雪:年8月21日,我们被通知去平时开会的会议室,我还特地买了一个笔记本,想着要记一下领导的修改意见。但一进去,好多媒体已经把小小的房间堵得水泄不通。
没想到,北京冬奥组委活动部副部长高天翻开画册说:“经过长达10个月的设计和修改,克服种种困难,我宣布广州美术学院为北京冬奥会设计的吉祥物,被正式认定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那一刻,我突然头脑一片空白,像充了血一样,但也就是一瞬间,大概不到一秒钟,她又讲了第二句话:“从此广州美术学院将永远载入奥林匹克史册。”我如梦初醒,热泪盈眶,当时CCTV5导演、摄像把我的镜头给捕捉到了,就看到我的头不停地、不自觉地乱点,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
NBD:当初在仅剩19天截稿日期时,为什么还是要参与冬奥会吉祥物设计?
曹雪:我们参加设计是年10月,当时距离截稿日期只有19天,刚好冬奥组委来我们学校宣讲。决定参加后,我们在19天内拿出16套方案递交上去。中间有2个月的空档期,在这期间组委会在35个国家的件作品里进行层层筛选。
年除夕的前几天,我收到了来自北京的电话,对方祝贺我们,说有2幅作品进了前十名,其中有一幅要进入修改阶段,我说一定去!结果到了北京,对方一打开登记册说,抱歉曹老师,看错了,你们是有3幅作品入围了前10。
NBD:修改过程中有信心吗?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曹雪:说实话,在最后正式通知我们中标之前,我都没有信心,压力非常大。修改的7个多月里,单单是需要建文件的大修改就有次左右,草图有上万张。
冰墩墩设计草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之前有一段时间冰墩墩是矮胖型的,更像低幼熊猫。不过,和我们对接的组委会老师一直鼓励我们,她不能打击积极性让你灰心,但又不能让你感觉胜券在握。比如在某个阶段,她会说“曹老师,你们已经在半山腰了,加油加油”,我说“好好好”;过了一两个月,老师们又会说“曹老师,你们已经接近山顶了”;再后来,会说“你们已经在山顶了,就差插旗了”,我们就是这样一点点过来的。
唯一一次觉得快走不下去的,就是冰墩墩脸部的冰丝带。当时冰墩墩脸部只有一个薄薄的冰壳,看上去没有一个视觉中心或者亮点。后来有一天,我们忽然在网上看到国家速滑馆顶部的冰丝带造型,受到启发,我们把它往熊猫脸上一装,整个团队欢呼了,专家领导一看,也终于觉得可以了。这是一个大的转折点,也是突破点。
竞争
带着团队往前冲
一天到晚像个英雄,什么都不怕
冬奥组委到广州美术学院宣讲的那天,大教室里坐着七八十个人。曹雪记得,宣讲结束拍了一张大合影。
如今,再看那张大合影,曹雪发现几乎没有自己团队的人。曹雪团队是鲜少坚持下来的一群人,因此也成了别人眼中的幸运儿。
但从方案被通知入选修改的那一刻起,忐忑、压力和质疑便如影随形。周围的亲朋好友、兄弟院校不断暗示:竞争这么激烈,不太可能被选上,别白费力气了。
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法保证能成功,是继续往前还是及时止损?这是曹雪和团队始终面临的问题。“可能多多少少也想会不会有成功那天的到来,但想的都是一个很虚的东西。”
冰墩墩被正式认定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NBD: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仅在高校中就有众多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如何面对压力、质疑?
曹雪:最开始也有不少朋友、同行暗示我们别白费力气,毕竟竞争非常激烈。但我的性格是,努力过程中我不会让太多负面情绪影响。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尊重别人的看法,尊重自己的做法。
我是团队的负责人,我不能把负面情绪表露出来。我曾问过自己:“我大张旗鼓拉了这么多人参与,万一最后不成功,以后还有号召力吗?”但也只是暗地里想过一次,没有天天想这个问题。我就觉得只管带着人把手上的事情做好,把花和草种好,千里马自己会找来。
当初我从无锡调到广州,很多亲朋好友都劝我不要来,我会听周围人的建议,但真正做决策时我还是会听从自己。每个人一生都会面临很多选择,选择并不难,难就难在选择之后所做的一切,选择是对人对己的一种承诺。
“相由心生”,每个作品、每件事背后其实都是人,一定要从事找回人,冰墩墩也是这样。我其实不太喜欢别人问我冰墩墩的灵感从何而来,我觉得这个问法过于简化这个过程,看得太薄了。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毕媛媛摄
NBD: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能否成功,是带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吗?
曹雪:其实并没有,不敢想。我这个人在过程中胆子很大,但一旦有了结果,我反而会变得胆小,会紧张害怕。
我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忘带钥匙,父母也没有下班,当时我家在4楼,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就想着从邻居家跨过去跳到阳台,可以早点回家做作业。在跳跃的瞬间,我什么都没想,就一门心思往对面跳,但跳过去后落地一刹那,我几乎是瘫在地上。
我不止一次联想到那个场景,这次带团队也是这样。我一天到晚像个英雄,什么都不怕,对团队该骂就骂,该说说笑笑就说说笑笑,硬是撑过了10个多月。
这种压力不只是精神上的,10个多月里,我们飞了20多次北京,食宿费、机票费花了将近19万元,全是我们自己垫付的。如果最后没有成功,意味着这些成本也都要自己来承担。
后来,我们团队每个人几乎都想过一个问题:如果再有个重大的项目来了,集结号一旦再吹响,我们还能不能再打下一个胜仗?你现在问我,我这个负责人都要打个问号。即使现在有了成功的经验,但再来一遍,我们至少需要休息调整下自己。
众多网友晒出自己的冰墩墩图片来源:网友供图
理念
最高境界的中国设计
未必一定要在作品中体现传统文化视觉元素
几年前,针对冬奥吉祥物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传统形象最受网友欢迎。
“吉祥物要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艺术性,专业的水准和受群众欢迎都是缺一不可的。”北京冬奥组委活动部副部长高天曾表示。
在很多人眼中,“冰墩墩”走俏,是因为它很“中国”。“穿戴”着冰丝带外壳的娇憨可爱的国宝熊猫向世界展示了热情、友好、自信的中国态度。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让全球观众一见钟情的冰墩墩、雪容融背后,传递出的是国人对中华文化特色内涵的认可和追捧的缩影,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
冰墩墩、雪容融图片来源:北京年冬奥会官方微博
NBD:作为设计者,你如何解读冰墩墩形象背后的中国文化?
曹雪:很多人仔细研究冰墩墩会奇怪,这到底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潮?近两年国潮很火,但在冰墩墩身上,除了国宝熊猫形象外,并没有剪纸、印花、青花瓷等传统文化的视觉元素。
我在20多年前曾讲过一句话:“最高境界的中国设计,未必一定要出现传统文化视觉元素。”当时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读,觉得我是不是不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但其实我并不是这个意思。
今天年轻人口口声声说的国潮,并非简单地将传统文化图案或元素直接移植到文创产品上,不是喊口号就可以成为“国潮”。中国的设计师,不能只从表面上看到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视觉元素,而要真正去读懂中国。
读懂中国人如何看世界和表达世界。中国人画国画背后是以线条的方式看世界,它和西方绘画用光影看世界完全不一样。例如中国的京剧,并不是买不起舞台布景,而是在我们的表达中,一两个人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看世界的方式不一样,表达世界的方式自然也不一样。
NBD:在设计冰墩墩时,如何平衡其文化性、艺术性和商业性?
曹雪:简单用三句话来形容冰墩墩的创作思路:文化性是内容元素的选择;艺术性是手段,是讲好中国故事选择方式;商业性则意味着传播,如果最终没人买,那么它是失败的。在冰墩墩身上,这三个要素是无缝衔接、紧紧相扣的,尤其是有了“冰壳”后,冰墩墩的商业性变得特别突出。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离不开形式美的规律,例如大与小、曲与直、刚与柔、冷与暖、透明与不透明……冰墩墩身上多了一份形式美和对比统一规律的呈现,这至少是它成功的因素之一。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毕媛媛摄
NBD:一个设计师最重要的是什么?
曹雪:很矫情地说,首先就是要热爱生活,设计师如果不爱生活,他就不会去洞察生活。设计其实是一个服务行业,一天到晚坐在家里的设计师很难做好。
我认为设计师应有的姿态是:眼界要高,但身段要低。设计师要有国际化的视野,站位要高,但设计师不能养成艺术家的脾气,要让观众看懂、喜欢。最近很多人问我“一夜爆红会不会膨胀”,我说,只要我还在从事设计职业,在这个行业,我就不会把自己端起来、架起来,所以冰墩墩再火也跟我没关系,我该怎样生活还是怎样生活。
设计师曹雪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当这股热潮慢慢冷下去时,别人可以忘记冰墩墩,但我们不能。我们不是娱乐节目,也不是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就可以全身而退。我们要通过总结这次经验把它变成学理性的东西,“以理论去促实践,以实践出理论”,这是一个设计工作者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记者手记|温暖的冰墩墩
年诞生的冰墩墩,在年北京冬奥会一跃成为“顶流”,社会名人、运动健儿对它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互联网时代,冰墩墩的走红就像一阵飓风,全面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是线上、线下的一抢而空。再登上新闻的,是寒风中王府井特许店门口长达几百米的排队盛况。而在朋友圈,如果晒出一只冰墩墩,绝对是可以炫耀的事情。
见过太多一夜爆火但热度褪去又无人问津的案例,如果只把冰墩墩定位为一只玩偶,粉丝的热情劲儿过了后难免会重回寂寥。
但我们不该忘了,冰墩墩不仅有可爱软萌的外形。它是冬奥会的吉祥物,它一出生便承载着使命,有那么多人,为了它付出了长达10个月的心血。
很喜欢曹雪的一句话:“运动员在拼搏之余,也需要一份呵护和关爱。”这么看,冰墩墩更温暖了。
记者:毕媛媛温梦华
编辑:董兴生宋红
排版:董兴生王蜀杰
视觉:刘阳
每日经济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