貘看看古人都怎么称呼大熊猫70年7
封面新闻记者杨雪柴枫桔吴枫
年退休后,胡锦矗被延聘,他在西华师范大学的办公室一直保留、使用至今。7月15日,记者在“胡锦矗工作室”见到这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老先生时,他正在整理这些年来的工作资料和照片。
“我最近在研究大熊猫古代都叫什么名字。”他笑眯眯地翻出一摞资料。在中国,熊猫古名称主要有三说:驺虞说、貘说、貔貅说。年7月6日,鲁迅先生的胞弟、中国著名生物学家、文化名人周建人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熊猫》的散文,谈他看了北京西郊动物园新进的大熊猫后联想引伸,“《辞源》的编者、读书极广博的傅运森先生曾经对我说过,古时候所谓‘貔貅’,大概便是指这动物。他说时虽没有十分断定,但这里不妨记一笔。”周建人先生的这句话,引领了中国以至世界半个世纪的貔貅热。
“你看,三国时候有个经学家,叫做陆玑,说,貔貅像熊,辽东人把它叫白貔。“胡锦矗说,据考证,周朝时候,中原地带是有大熊猫的,基本都叫大熊猫为‘貔貅’,”春秋战国的时候,又叫它‘貘’——吃铁,竹骨,似熊。山海经中,最先记载的是陕西南坡有个黑水河,那个地方记载有“猛豹”(虎豹之类),也是熊猫。”
关于“吃铁”,又可以引申出大熊猫的另一个疑似称呼,食铁兽。“为什么我们觉得食铁兽也可能是它呢,除了从‘貘’的‘吃铁’这一属性和食铁兽应和,还有个猜测是,大熊猫当然不可能真的吃铁,但是它在数量鼎盛时期是可能到人类聚居区活动的。“胡老说,大熊猫咬合力惊人,在人类区域活动时有可能会对原始的铁器进行过破坏,”那时候的铁不是现在这么坚硬的。老百姓看到锅儿啊啥的被咬坏了,就觉得它要吃铁嘛。“
80岁时,胡医院,住了半个月最后确诊为肾动脉狭窄。家人学生们都很担心,希望他不要再去上课。他不同意,还是每天去半天,已经成为习惯。现在,他仍然每天都要到办公室里工作数个小时,有时候会有学生拜访,叫他胡爷爷,请教一些问题。
退休后,他还写出了《熊猫传奇》和《山野拾零》(待出版)。7月15日下午,老爷子精神抖擞地聊了3个小时后,关上工作室的门,悠悠地走回家。吃罢晚饭,他要走走,每天要求自己走够步,还常常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