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是我们未来的伙伴吗专访人工智能专家

世界机器人大会本周在京闭幕。本届大会汇聚了家企业的件创新机器人产品,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熊猫机器人等20余款新产品在大会上广泛“圈粉”,仿生人形机器人成为吸睛亮点。

自年至今,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功举办7届,这一阶段人工智能发展有何特点?本届大会上,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引人注目,机器人会成为“刚需”吗?仿生机器人拥有足以以假乱真的人类外形,为什么要把机器人的外形做得如此逼真?会不会引发恐慌情绪?从世界范围来看,每年在亦庄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有何特点?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人工智能机器人权威专家张建伟。

从首届机器人大会开始,张建伟一直参与大会的筹划,并帮助介绍国际专家和公司参会,疫情前也会每年来到北京亦庄。他表示,服务、工业、特种、医疗机器人已经成为社会刚需。世界机器人大会对公众开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满足真正的刚需以及缩短中短期能实现的产品差异距离。此外,他表示,在中国,很多家长带着中小学生,对以机器人为标志的高新技术给予了高度热情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82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